用思緒翻開歷史的長卷,中華五千年的榮辱興衰,似浮華一現。在三國爭雄那一頁,一個個古奇人被爭議于善惡之間。是虛偽奸詐的卑鄙小人,還是胸懷大志的蓋世英雄?眾說紛紜。東漢末年,朝政腐敗,曹操歷經艱苦征戰,逐漸統一了北方之后揮師南下,想一舉統一全國。我眼中的曹操,不僅是一個南征北戰的軍事家,更是一個具有遠大戰略眼光的政治家,他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,又有著非凡的才華。他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卒,經過自己的英勇拼殺,成為一名統帥千軍萬馬、馳騁疆場的軍事家。他力圖統一全國,早日結束混亂局面。
早在漢朝末年,有一個叫做許子將的人見到曹操后說過一句話,大意是:你這個人如果生在太平的時代,可能成為能干之重臣;但如果生在亂世,你就會成為奸詐的英雄。從此以后,“治世之能臣,亂世之奸雄”成為了評價曹操最經典的一句話。無論這種說法是否準確,我們都能看出曹操是個性格非常復雜的人。
戰場上的曹操將兵行詭道演繹得淋漓盡致。戰呂布時曹操時而詐死誘呂布來襲,時而令老幼婦孺充任疑兵,最終使呂布命喪白門樓。破袁紹,曹操用兵神速,硬是在袁紹的援軍到達之前將烏巢給燒了。日后對付袁熙、袁尚的時候,采取了郭嘉的計謀,耐心等待,最終等來了二袁的分裂,不費一兵一卒,等到了公孫康送來的二袁人頭。
曹操在文學上也有深湛的修養。他的詩特別出名,大多數反映了漢末社會的動蕩和人民的貧苦生活,以及他的內心世界和遠大理想。如《篙里行》中的:“鎧甲生蟣虱,萬姓以死亡。白骨露于野,千里無雞鳴。”真實地反映出了漢朝末年的社會狀況,被譽為“漢末實錄”。他的《龜雖壽》詠嘆了自然界中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,《觀滄海》描寫了山海間萬物的繁茂和瑟瑟秋風。曹操的確是一個有才之人,他的詩豪放激昂,迸發出吞吐天下的壯志豪情,流傳于千古。“對酒當歌,人生幾何?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……”一首《短歌行》抒發了他內心的苦楚與慷慨激昂的情懷。
所以,我覺得曹操是一個能文能武,有魄力,有才能的一代梟雄,他就像他的詩篇一樣永遠被人們所傳誦。雖然他也有過不盡如人意的地方,但是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。請大家都客觀地來評價他吧,還曹操一個公道。